早在2013年,国家习出访中亚和南亚时,提出与周边国家共建新丝绸之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的,也就是“一带一”的战略。
大约一年后的APEC会议上,将“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题提出。这意味着“一带一”将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构想,而是进入了规划蓝图的阶段。
“一带一”是中国走出去的全球化战略,这一战略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未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这一战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偏弱,在“一带一”战略下,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应该如何提升?
一、借助城镇化,增强发展主导力
“一带一”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将加快中国由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转变的步伐。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全球性的战略支撑,而旅游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导力量,利用其强大的整合能力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有机深度的产业转型中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的城镇化。从外部视角来看,旅游业也将成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力量,基于旅游业所带动的服务业增长,将成为亚太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国内的城乡一体化将融入到亚太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
二、借助国际化,增强品牌形象力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企业也逐渐进入了品牌化运作的发展阶段。而旅游业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其品牌发展的步伐是相对缓慢的。虽然”一带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旅游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远远无法适应”一带一”战略的发展要求。
以旅行社品牌为例,长期以来,我国的旅行社品牌因为行政区划的而呈现出散、弱、差的局面,无法建立起庞大高效的服务体系,在与国外的旅行社集团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借助亚太地区的互联互通,我国的旅游品牌将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彰显出本土化的品牌基因,成为”一带一”战略的品牌助推器,成为中国国家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借助一体化,增强产业融合力
为了支持”一带一”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主导成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这两个区域性金融机构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如果说人流、物流、信息流是区域一体化的血液的话,那么,基础设施就是区域一体化的血管,血管的延伸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同与一般的产业投资,其回报周期长、投资大,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银行并不会是未来亚太互联互通中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它们的作用在于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国际资本进入,使之成为基础领域合作的重要力量,加快推进亚太地区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进程。
这一切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益处。实践证明,凡是旅游业发展好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完善,一体化趋势也都非常明显。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年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指出,得益于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中国旅游业竞争力从4年前的全球第62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39位。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基础设施对旅游业的强大推动作用。未来,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区域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将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力。
四、借助市场化,增强系统生命力
“一带一”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国经济已经从小国经济进入大国经济。原先我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搞封闭建设,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背景下,整个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全球的市场体系中,一举一动都能通过市场的传导影响到全球。
当小国经济变成大国经济,那么小国旅游自然也就要变成大国旅游,这时候,整体的结构性的竞争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过去那种基于点状的、线性的非常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要求。
系统性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点状引擎到综合引擎的提升。传统的中国旅游依靠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健康和不可持续的,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投资、基础设施、法制建设、文化发展等综合性引擎来带动。
二是从单一功能到综合功能的提升。过去我国的旅游业以创造外汇和发展经济为主要功能,未来旅游业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都将进一步加强。
三是从单一主导到综合推动的转变。过去我国旅游业主要靠主导,未来将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集聚起各种社会力量,综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四是从单一盈利到综合盈利的转变。过去我国旅游业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未来将形成综合性的盈利模式。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