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是要投资人力资源,特别是提高工人队伍的技术水平。过去,我们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人力资源体系,主要是低成本扩张,所以不在乎人力资源的投资。现在产业要转型,相应地工人素质也要提高。不然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能设计出来,但是制造不出来。制造不出来是因为工艺水平不够,工艺水平不够,是因为工人素质不高。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慧,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文/姚洋 北大国发院院长
昨天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这样的力度够吗?在北大国发院及其BiMBA商学院教授姚洋看来,如果能一次性降准2-3个百分点,将大大提振信心,有助于尽快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一、需要更强的反周期措施应对经济下行
“中等收入陷阱”经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来说,一般以美国作为比较,如果没有赶超美国,大体上会说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仍然快于美国,增长的速度还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说中国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是没有根据的。我们要把经济周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分开来。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个长期的问题。
11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2020年中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里用的是世界银行的定义。世界银行把所有国家分成高收入、中高收入、中收入、低收入四类。我们现在处于中高收入。按照目前的标准,高收入是人均P达到12276美元。如果我们按照一定的增长速度,比如说6.5%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P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标准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现在经济在下行。从现在到2020年,就只有5年了。在这个很短的时期内,我们应该有更强的反周期的措施。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鼓励地方加大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实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应该大幅度降准。之前,银行也有多次降准措施,但是每次降半个点,即便有作用,我认为效果也不大,很快就会被稀释掉。我的是,一次性地降两到三个点,这样才能把大家的整体信心给鼓舞起来。
世界上其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成功经验当然对中国有指导意义。成功的经济体常相像的。就像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写的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这些成功的经济体比较关注投资,比较关注储蓄,发展制造业,保持制造业的优势,使得制造业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注重教育,同时有稳定的宏观经济和稳定的。此外,还具有比较公平的分配制度,这些是成功经济体的共性,对中国也是具有作用的。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上海和浙江已经跨越了中等收入,成为高收入地区。内陆地区现在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内陆恰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内陆地区经济还是要继续增长的。当然,有些地区,自然条件实在太差,不太容易有大的增长,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实行移民,通过人口流动,使收入水平逐渐平衡。
二、制造业对于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
在三大产业中,工业能够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贡献最大推动力量。农业永远不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力,而且份额还会持续下降。服务业如果想要走高端服务业的子,也一定是要服务于工业(制造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没有制造业,服务业去服务谁?
中国的制造业没有问题,现在出现的一些情况是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以前我们是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发展到现在,自然要提高档次,不能再延续过去的模式。如果到地方看一看,就会发现下面的企业实际上都在改变,都在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所谓的问题主要是把互联网炒作得太热了。互联网是个手段,而不是一个目的。互联网很重要,这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要摆正互联网的。如果大家全都去搞互联网,把资金全都投在互联网领域,我觉得这些钱多数会给亏掉。我们还是应该踏踏实实搞好制造业。
三、人力资源欠账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现实难题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劳动者素质有很高要求,但是目前中国的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突出,而成功的经济体有一个共性就是比较平等。中国目前在这一点上,是不符合成功的标准的。我们应该做出确实改进。
“十三五”规划提出重建学徒制度,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目前很多基层工人的水平很低,不适应技术升级。通过学徒制度,提高技术工人的水平和能力,常关键的一步。我还,有条件的公司、工厂,应该建立自己的技校来培养技术工人,这对于提高我们国家的技术水平非常有帮助。
除了劳动者素质,劳动力也很重要。长期而言,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尽量补救。靠多生孩子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是要投资人力资源,特别是提高工人队伍的技术水平。过去,我们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人力资源体系,主要是低成本扩张,所以不在乎人力资源的投资。现在产业要转型,相应地工人素质也要提高。不然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能设计出来,但是制造不出来。制造不出来是因为工艺水平不够,工艺水平不够,是因为工人素质不高。
我觉得,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果说有瓶颈的话,就是过去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我们长期欠账太多。
(唐杰摘编于《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姚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有更强反周期措施”,来源于微信号“北大国发院BiMBA”)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