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吴易风: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8-4-27 18:37:0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内容提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重要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特见解。这一时期有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述,集中体现在他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线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之中。这些批注和谈话,为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遗产。本文从12个方面论述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这12个方面是:1.论苏联经济学范式;2.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论经济学家的世界观和方;4.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纲;5.论过渡时期;6.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7.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8.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9.论社会主义经济波浪式发展;10.论社会主义管理;11.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12.论主义。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究竟怎样写才好?” 这是同志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时提出并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

  “如果我们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这是同志当时提出的一个假言判断中的理由或前件;由此作出的推断或后件,便是他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述。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重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见解。这一时期有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述,集中体现在他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线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之中。这些批注和谈话,为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又非常珍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遗产。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理论界曾就苏联经济学和经济学范式危机问题进行过一场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有的经济学家对苏联经济学范式采取彻底否定的立场,主张从根本上抛弃苏联经济学范式;提倡范式转换,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转换到现代经济学范式。

  苏联经济学范式,可以是指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可以是指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也可以是指当时研读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对于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给予极高评价。对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基本上给予肯定的评价,在局部问题上也提出了意见。对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所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对其确的观点给予积极评价,对其中错误的观点给予严厉。本文所说的苏联经济学范式,不是指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也不是指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而是特指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以下简称“苏联教科书”)所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

  与国内某些经济学家现在苏联经济学范式不同,当年对苏联经济学范式采取分析的方法,既有肯定的方面,又有否定的方面:肯定的是苏联经济学范式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否定的是苏联经济学范式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尚不成熟而又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编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当然不是易事。所以,说:“搞出了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一个大功劳,不管里面有多少问题。” 在肯定苏联教科书的成绩的同时,指出苏联教科书有严重缺点,有原则错误。

  苏联教科书有一个演变过程。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一版的架子是斯大林当时定的,第三版是在苏共20大后出版的。说:斯大林当时定的架子就不太高明,修改本删去了斯大林的一些好东西,增加了20大的不少坏东西。这是很大的退步。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不成熟,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不成熟。苏联经济学范式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还不成熟的产物。在苏联教科书没有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时,说:“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本身还没有成熟,还在发展中。一种意识形态成为系统,总是在事物运动的后面。因为思想、认识是物质运动的反映。”

  苏联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已经完全了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一问题,作了全面的回答。他说:“不能说这本书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因为书中有许多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也不能说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因为书中有许多观点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的。” 对苏联教科书的总评价是:总的说来,这次读的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是若干观点有严重错误,部分地、又是严重地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还不能说是完全地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有严重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的书。说它已经基本上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目前还不好做这样的结论。

  对苏联教科书马克思主义的地方,表示赞赏。例如,在苏联教科书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矛盾时,说:好的,了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苏联教科书马克思主义的地方,特别是迎合帝国主义口味的地方,则表示反对。例如,说: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说话、写文章都尽量合乎帝国主义和敌人的口味。其结果是敌人舒服,自己的阶级被。这是群众和的行为。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有两个最有影响的:一个是马克思的,一个是斯大林的。

  马克思在阐述《资本论》研究对象时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这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由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从马克思的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方式以及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说:“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按照斯大林的这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是生产关系。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后来我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个定义不是来自马克思,而是来自斯大林。

  同志两次讲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两次的表述都一样:“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这两个提法显然有别。不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这表明,他深入思考过政治经济学如果只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是否过窄的问题。

  当时从两个方面来拓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他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确实,如果政治经济学不联系研究生产力,就会孤立地、静止地研究生产关系,就难以说清楚生产关系。同样,如果政治经济学不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也会孤立地静止地研究生产关系,也难以说清楚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对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拓展,不仅当时对我国经济理论界重新思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现在对我国经济理论界重新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看来,从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到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的复归,是彻底解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过窄问题的根本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的,同样没有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上层建筑的。他十分清楚,生产力的研究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任务,上层建筑的研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他的提法是:“联系研究”生产力,“联系研究”上层建筑。这个提法是准确的。联系研究生产力,不同于以生产力为研究对象;联系研究上层建筑,也不同于以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联系研究生产力,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联系。同样,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联系研究上层建筑,是因为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联系。为政治经济学“联系研究”生产力、“联系研究”上层建筑了一个重要的原则界限。他说:“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研究不能太发展了。生产力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了;上层建筑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论、国家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所研究的,是学说、国家论、党论、战略策略,等等” 。

  本人没有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而是联系研究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例如,在考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时,说:“当然,生产关系的,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简单的协作就创造了一种生产力。手工工场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协作,在这种协作的基础上,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发展第一阶段的生产关系。手工工场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

  生了一种改进技术的需要,为采用机器开辟了道。在英国,是资产阶级(十七世纪)以后,才进行工业(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法国、、美国、日本,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之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适应的问题,苏联教科书只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愈来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此不同,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作用:人类历史100万年中,资产阶级的300年,是一个。还全面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适应和不适应的状况: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来说,现在还能使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同比较起来,就很不优越,而且日益没落和完结。

  本人也没有脱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而是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来研究生产关系。他评论苏联教科书说:“这本教科书,只讲物质前提,很少涉及上层建筑,即:阶级的国家,阶级的哲学,阶级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难得分家。不涉及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间题不容易说得清楚。” 既反对没有经济内容的政治经济学,又反对没有政治的政治经济学。他主张,政治经济学要研究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要研究上层建筑如何适应经济基础,还要研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关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总结出一条既适用于资产阶级又适用于的一般规律。他说:“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首先制造,夺取,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在夺取以前,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已经初步成长起来。在这点上,和资产阶级有所不同。但是,这个一般规律,对和资产阶级都是适用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苏联经济学范式之所以存在严重缺点和原则错误,是由于作者缺乏一贯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指出:“世界上没有不能分析的事物,只是:一、情况不同;二、性质不同。许多基本范畴,特别是对立统一的,对各种事物都是适用的。这样来研究问题、看问题,就有了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这本教科书就没有运用这样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来分析事物。”

  正确的哲学思维是经济学家写出好的经济学论著的必要条件。苏联教科书作者没有,指出:“役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这个武器。” 认为,像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列宁写的《帝国主义论》,才是完整、严密、系统的科学著作。而像苏联教科书,还不能算作科学著作。

  研究了苏联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研究了苏联不同社会阶层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世界观和方的关系。他说:他们那里的生产关系、停顿的时间太长,多年来已经形成一个高薪阶层,农村中出现了富裕农民。因此必然有反映这种社会基础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世界观和方。形而上学,就是这些人的意识形态。事情总要从两面看。既有高薪阶层,就一定有低薪阶层;既有富裕农民,也一定有非富裕农民,而且后者总是占多数。有低薪阶层、非富裕农民,就必然有反映这种社会基础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世界观和方。因此,两种世界观、方的相互斗争,是必不可免的。

  引用了有三类社会主义国家的说法,这三类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类是退回到资本主义;一类是不满足于现状,不停顿地向主义前进;还有一类是达到一定阶段就停顿下来。注意到,苏联的工业和农业虽然还在发展,但是和生产关系多年来基本上是停顿的,而且还出现了值得引人严重注意的倒退现象。

  相信,在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总要代替形而上学。他说:一种上层建筑如,代替另一种上层建筑如形而上学,一种代替另一种,一个社会阶层的代替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就要。总的趋势是这个不可避免,但是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

  苏联教科书认为,在苏联国内,“资本主义的最后根源被消灭了” 。这个结论是这本教科书缺乏一贯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的典型表现。对于苏联教科书的这个结论,的评语是:完全不对。

  当时,是以敏锐的洞察力从理论上指出苏联教科书的这个结论完全不对。现在,则是苏联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事明了苏联教科书的这个结论完全不对。历史和事明,苏联国内资本主义的最后根源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成了资本主义在苏联全面的内在原因,导致资本主义在苏联全面的外部原因正是通过这一内在原因而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深人研究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经济哲学是应用于经济学的哲学。熟练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高度审视苏联经济学范式。他指出:列宁死后,苏联的少了。他们有时强调斗争不讲统一,有时强调统一不讲斗争。这两种片面性都是形而上学,都是缺少。他们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矛盾的发展和变化,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是矛盾,怕讲社会主义社会有。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缺点就在这里。

  矛盾分析法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当然也是研究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可是,苏联教科书说明问题不从分析矛盾人手。指出:说明问题不从分析矛盾出发,是这本书的一个特点,一个最大的缺点。当作一门科学,应当从分析矛盾出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科学。

  进一步指出:这本书的基本缺点,是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承认他们国内还有,还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苏联教科书认为“团结一致,十分稳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认为“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 说:“这样一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在他们那里被否定了,在他们那里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统一。科学的基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可是,苏联教科书等同了现象和本质,看不到二者的矛盾。对此,说:“教科书不承认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本质总是藏在现象的后面,只有通过现象才能揭露本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的基本规律。主张经济学要研究两重性,要研究对立的统一。他说:“两重性,任何事物都有,而且永远有,当然总是以不同的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性质也各不相同。” 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两重性进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方法为例,说: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日常、最普遍的现象是商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从此出发,分析出商品的两重性,由此揭露了在这种物与物的关系下的人与人的关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资产阶级和的矛盾。又以保守和进步、稳定和变革的两重性为例,说:“保守和进步,稳定和变革,都是对立的统一,这也是两重性。生物的代代相传,就有而且必须有保守和进步的两重性。稻种改良,新种比旧种好,这是进步,是变革。人生儿子,儿子比父母更聪明粗壮,这也是进步,是变革。但是,如果只有进步的一面,只有变革的一面,那就没有一定相对稳定形态的具体的动物和植物,下一代就和上一代完全不同,稻子就不成其为稻子,人就不成其为人了。保守的一面,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使不断变革中的植物、动物,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起来,或者说相对地稳定起来,所以稻子改良了还是稻子,儿子比父亲粗壮聪明了还是人。但是如果只有保守和稳定,没有进步和变革一方面,植物和动物就没有进化,就永远停顿下来,不能发展了” 。关于保守和进步、稳定和变革的两重性的论述,对我们认识事物,特别是当前对我们认识下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社会就会停顿,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发展;不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相对稳定形态,社会主义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认真地、全面地、深人地研究这一根本性问题。

  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有一个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

  的这一主张,同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只是这一矛盾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为纲,意味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要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主环,抓住主环,来带动和把握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各环。这样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就有可能是一个真正掌握了社会主义经济内在联系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体系。

  的这一主张,同他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也是完全一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研究生产力,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研究上层建筑,这就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适应和不适应、平衡和不平衡中研究生产关系,在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之间适应和不适应、平衡和不平衡中研究生产关系,由此来带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

  研究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不平衡的绝对性和平衡的相对性,他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是绝对的。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或者说它们之间达到平衡,总是相对的。平衡和不平衡这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矛盾、斗争、分解是绝对的,统一、一致、团结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了这样的观点,就能够正确认识我们的社会和其他事物;没有这样的观点,认识就会停滞、。”

  苏联教科书一般不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而只讲二者的相互作用。在个别地方,苏联教科书虽然也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的存在,也讲要克服这个矛盾,但是它不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更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此不同,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的问题》中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在1959—1960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不仅重新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而且指出,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

  苏联教科书认为,下的矛盾与以剥削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不同之处在于,下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对此,说:“教科书说,下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说法不合乎。一切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哪里有什么可以调和的矛盾?只能说有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说有不可以调和的矛盾和可以调和的矛盾。” 将斯大林的说法同苏联教科书的说法做了比较。斯大林说,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发展到冲突的程度;搞得好,就可以不致发生冲突。说:“斯大林的这些话,讲得好。教科书比斯大林退了一步。”

  社会主义社会的对抗性矛盾是否有可能为非对抗性矛盾?关于这个问题,认为有可能,但是是有条件的。他说:中国的经验,在力量强大,有广大农民援助的条件下,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如果双方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矛盾。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需要不断加以解决。他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也需要不断解决。某一种生产关系这个时候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过一个时候就不适合了。在这里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说的话,同样适用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对于苏联教科书说的下的矛盾是前进道上的矛盾,予以肯定。他说:“资本主义制度是没落的,不是没落的,所以的矛盾,是前进道上的矛盾,这点教科书是说得对的。”

  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会有一部分人力求保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他还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还有阶级、阶级矛盾和,还有保守的阶层,还有类似“既得利益集团”,还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工人和农民的差别。要解决这些矛盾,消除这些差别,不经过斗争是不行的。关于既得利益集团,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每一个时期,总会有这样一部分人,保持旧制度对他们有利,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对他们不利,他们安于已有的制度,不愿意改变这种制度。谈到苏联的既得利益集团,说:苏联有个高薪阶层,在农村还有富裕农民阶层。对这些人来说,保持和扩大物质刺激,对他们是有利的,取消物质刺激对他们不利,他们就会进行。

  关于过渡时期包括一些什么阶段的问题,国内外都有不同说法。主张对不同说法要认真研究,他说:过渡时期包括一些什么阶段,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过渡时期包括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也包括从社会主义到主义;另一种说法是,过渡时期只包括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究竟怎样说法才对,要好好研究。在应用马克思《哥达纲领》中的过渡时期概念时说:马克思这里讲,从资本主义社会到主义社会有一个“转变时期”。我们现在就是处在这样的转变时期。在本文最后一节《论主义》中将会看到,认为有两个过渡:一个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另一个是从社会主义到主义的过渡。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的基本矛盾,同意苏联教科书的“过渡时期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的提法,说:这段里关于过渡时期经济的基本矛盾的提法,是对的。我们在一九五六年党的八大第一次会议的政治决议中说: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不对。

  关于过渡时期的任务,原则上同意苏联教科书的过渡时期“要进行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 的提法。不同的是,对过渡时期的任务作了崭新而又全面的解释。他说:在过渡时期中,要进行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这个提法原则上对。所谓一切社会关系,应该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的关系。苏联教科书只说“在过渡时期中的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中,都按照‘谁战胜谁’的原则展开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 。认为这个提法很不完全,说:这里只说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展开谁战胜谁的斗争,这是很不完全的。我们的提法是,在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战线上,都要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

  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难易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的关系,列宁曾经说:“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 认为不能这样讲,他说:这几句,现在看来说得不对。事明,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水平的条件下,经济愈落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愈容易,而不是愈困难。关于列宁和在这个具体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现在还难以作出评论,还是等待历史来检验。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