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丨第16期

※发布时间:2020-9-24 2:47:1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本书是作者在大量研究晚清史料的基础上,写作的一部通俗有趣的史学小。主要叙述了晚清们的日常烦恼,包括自然气候、社会、人际关系、柴米油盐、生理疾病乃至心灵归宿等,展现了何汝霖、季芝昌、曾国藩、鹿传霖、绍英等晚清名臣的另一面,让大人物走坛,让普通人了解大人物的普通之处。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本书以中国历史上九个最为经典的故事——女娲、精卫、嫦娥、西王母、大禹、鲧、刑天、蚩尤、共工,以及的文学“移位”——神魔小说《西游记》为个案,探流中国的历史文化意义和文学嬗变。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有一句名言:“古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本书所涉及的,就是“其表在政”的部分,包括近代的制度、人物与史事,它们是世运盛衰的直接表征。书中收录的二十篇文字,内容跨度百余年,从嘉道年间到1919年底,阐释晚清君主的早朝、召见活动时君臣的互动、中枢机构的运作、如何批示文书、的机密通信,尝试从制度的视角,重新解释影响历史的诸多事件,包括辛酉、皇族内阁、清帝退位、辛亥前后的继承,也勾勒了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驻美公使陈兰彬、驻英公使汪大燮、风云人物康有为、外交总长陆徵祥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这些人所熟悉的史事、人物背后一些幽微的线索,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

  鸦片战争不仅使得清的财政雪上加霜,也改变了相承已久的榷关制度。本书的研究即在这两条线索展开。就财政而言,清因为道光二十三年银库案以及相沿已久的各种积弊使自己越来越深地陷入收不抵支的窘境,直至太平运动爆发而另寻他途。行钞和大钱等金融的方向因多种原因以失败告终,征收商税的提议虽然在朝堂被否决,但却通过地方试行而逐步通行全国。在榷关方面,清以微调的方式设立夷税,以应对来自列强的压力。而太平运动的爆发使得榷关无法再承担作为重要税收机构的职能,洋税的征收因为进出口贸易的增加与洋税务司的干预而得到列强的支持,其数额不断增加。等到 1864 年战争结束时,厘金和洋税已然取代榷关成为更重要的商业税征收机构,多年来以农业税为主的国家财政结构自此发生转变。

  作为一座今日还“活着”的古都,洛阳的文化内涵与附带价值绝不应被当作普通地域文化来看待,“洛阳”本身就是一种“中国符号”,其文化源流数千年来始终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从先秦的“天下之中”、两汉的“礼制之美”、魏晋南北朝的“融合之始”、隋唐的“归心之地”、北宋的“理学之源”,到如今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本书借助领邦的异域之眼,品读洛阳的历史风景和文化记忆,梳理和探讨中国和日本文化视域中的洛阳形象,试图从帝业兴衰和人文更替中探寻神州禹迹更深层次的文化源流。

  《塑造近代中国牛奶消费: 对近代上海乳业市场发展及其管理的考察》《塑造近代中国牛奶消费: 对近代上海乳业市场发展及其管理的考察》章斯睿 著

  牛奶,被认为是接近完美的食物,尤其是在健康饮食盛行的当下,它已经成了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替代的餐食。但是,牛奶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广为接受的,在江南,尤其是在上海不以奶制品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中,牛奶从未受到热捧,更是因其本身含有细菌,具有饮用安全,而一度遭到人们的冷落。那么,牛奶是如何登上日常餐桌的?牛奶消毒是如何成为一种卫生制度的?上海又是如何成为今日牛奶管理制度肇始之地的?

  本书将带领读者回溯20世纪的中国,重看牛奶管理制度的变迁历史,细探行业标准的形成过程,深究上海乳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本书作者陈支平教授长年从事明清断代史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本书为其从事研究近四十年来的论文选集。所收入的学术论文,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论文,兼及明清两代的典章制度史;其二是有关“中国海上丝绸之”历史与文化的论说;其三是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史的研究论文。

  全书的学术论点新颖,在史料的运用上实行典籍文献与民间文书相互结合印证的新方法。视野开阔,自成一家。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来48篇随笔性文章,涉及欧洲近代史、思想史的研究,学界同行著作的评论,对全球化时代历史进程的剖析,以及对历史教育的思考等。

  作者游走于的人事间,穿行于不同的空间里,耕耘在教书育人的园地中,不仅努力保持着思想与历史之间的平衡,历史与当下的互动,而且以“世界”的角度对如今“大转型”时代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析与反思,体现了其对时代与文明的关切之情。

  两代北大学人,跨越、、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的方法——在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本书选录谭帆教授自199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中国小说史研究论文16篇,分“文体研究”、“术语研究”、“小说学研究”、“评点研究”和“‘四大奇书’研究”五个栏目。这五个方面的论文均涉及对于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反思,包括观念、视角和方法等。此书反映了作者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大致轨迹,也是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理论思考。书末附谭帆教授录,梳理了谭帆教授的治学之及有关小说研究的思考。

  本书是首部通代探研文话的学术著作,从文话形制、文化场域与文章思想角度,动态把握文章学发展脉络。著作以历时流变的轨迹与理论价值的寻绎为并行线索,对以文话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章学理论进行整体论述。全书自科举文化、文章派别与文化新变三个维度,勾勒出文话发展演进、繁荣兴盛与融会总结期的时段样貌。研治中注重个案细部考察,更突出长时段视野下的大判断,并尝试构建文话的话语系统。

  针对以往学界和民间对《水浒传》种种误读现象,本书着力考察水浒叙事的沿革与流变,并通过多角度的文本阐释,从中读取梁山好汉“上山”与“下山”的真实含义。

  梦见刮大风

  将《水浒传》的文学想象置于复杂背景下加以考辨,是本书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其中涉及伦理、制度、地理、风俗等诸多问题。作者研读《水浒传》数十年之久,在小说叙事话语方面尤具,故以经验与感觉给出不落窠臼的“读法”。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特为本书作序,誉之“轻松活泼而又暗藏机锋的著作”,又提醒读者注意:本书“在文化史视角及文章笔墨背后,蕴藏着作者对于中国历史及现实的深入思考”。

  半个多世纪来,有华人处皆有金庸小说。本书为一部从文学写作的角度解读金庸小说的力作,解密金著如何以通俗小说跻身经典文学。全书共十二章,从社会影响、创作背景、人物创作、武功设计、写作技巧、遣词造句、内核等多方面剖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元素与文学价值;此外,本书亦旁及我国武侠小说源流和发展。书中所述金庸文学创作的观念,多引自其亲述访问稿,可从而一窥作家的内心世界。本书作者杨兴安先生曾任《》月刊高级编辑,出版过多种研究金庸小说的著述。

  这是一本关于艺术师董其昌的全景式传记作品。作者孙炜经过多年、分析与考证,对这位近四百年前的里程碑式的艺术师进行了全方位描摹与解读。

  本书不仅对董其昌的生平事迹进行描写,同时将其在书画、艺术、历史等领域的造诣与成就,乃至其宦海商海两沉浮的人生经历放入彼时的、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讲述,将个体命运的与时代密切关联,让读者清晰地看到董其昌跌宕起伏的一生,为读者呈现了一位血肉丰满的书画大家。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指具有“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的画。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问题而展开的。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以此角度划分中国绘画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即:“得势”“得韵”“得性”。本系列作品,通过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追踪的内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