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祖先来自咱龙江这疙瘩……

※发布时间:2015-9-4 22:11:0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生活报8月30日讯今年年初省社科院两位学者合作完成的《人在美洲印第安族源与文化渊源的考察》一书出版,首次提出远在一万多年前,流域古先民在追逐体型庞大的野兽群狩猎的过程中,经、西伯利亚,多批次地跨越白令海峡陆桥进入美洲,构成美洲土著民族印第安人的主体。并通过比较研究,推断证明了嫩江流域手持投枪和弓箭的古代狩猎族团后被称为“發(音同“发”)族”,是最早踏上美洲这块地的开发者与建设者之一。

  为了解更多美洲印第安族源与文化渊源的内容,记者采访了此书的两位作者省社科院研究员张碧波、副研究员庄鸿雁,听他们讲述“人在美洲”的传奇历史。

  【“历史场景”推理还原】

  一万多年前一次跨越大洋的人类大迁徙

  美洲早期人类和文化起源于亚洲,这已成为世界学术界的共识。但源头在亚洲的什么地方,第一批亚洲移民是什么时候到达美洲的等关键问题,一直没有。

  张碧波、庄鸿雁两位学者,经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流域的古先民最先到达美洲,是美洲的开发者与建设者,是亚美洲际文化交流的开创者。而具体到族群,以弓箭与投枪为武器猎取野兽的后被称为北發民族(人称“發族”)中的一支或几支因追逐野兽群,由嫩江进入流域,进入乌苏里江流域,进入北亚地区,直至经过白令海峡陆桥到达美洲,并把细石器文化带过去,即所谓细石器文化东移。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类跨洋大迁徙。大约一万多年前,嫩江流域一群以狩猎为生的古代人类生起篝火,炙烤猎物,他们就是以狩猎猛犸象、披毛犀等大野兽为生的北方原始民族“發族”。

  关于如何通过白令海峡这一问题,张碧波表示,根据古地质学的研究,在第四纪(特别是在末次冰河期),气候变冷,海水大量被蒸发,然后水汽变成雪,降落在陆地上终年不化,后又形成很厚的冰盖,引起海平面下降130米至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浮出水面,成为一座连接亚洲和美洲的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5万年至1.5万年前。那时候,美洲阿拉斯加一带气候温和,野物众多(如猛犸象等),猎人们追逐着动物,穿越白令海峡陆桥到了美洲。

  【人与印第安人“同根同源”求证】

  佐证一:

  气候和生态几乎相同方式均为狩猎大野兽

  洲和东北亚地区位于相同纬度,都属于亚寒带性气候,形成了许多几乎相同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大量动物化石证明,第四纪更新世时期,东北亚和地区都生活着猛犸象、披毛犀、野牛、剑齿虎、野马、野驴、骆驼和巨大的海狸等。

  中国学者经过考察分析认为,这个时期生活在这两个上的古猎手们,都具有捕获和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技能。这些动物是当时原始人类的主要食物,其骨骼也是堆筑临时营地支架的主要材料。在中国、俄罗斯境内和美洲都发现了以猛犸象骨骼作为古营地支架的遗址。如:中国阎家岗的旧石器晚期古营地遗址、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的马利塔遗址和安加拉河右岸的布列齐村遗址,以及爱斯基摩人的掩体等。

  佐证二:

  使用的工具均为细石器

  考古学家在对嫩江流域昂昂溪遗址考古时发现,距今1万多年前的当地古人类运用技术而成的细石器十分发达,这里出土了投枪头、石刀、刀形石片,以及不同形制的石镞、刮削器和尖状器。

  对美洲较早的古人类遗址进行考古发现,当地人使用的狩猎工具也属于细石器。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附近的布克沃特德罗遗址出土的“克洛维斯尖状器”和“克洛维斯石叶”,是从预制石核上打下来的用作刀具或刮削器的长石片。据放射性碳14断代,其年代距今1.15万年。

  细石器、细石器东移、大野兽狩猎民族,在中国北方,在流域,能否找到与之相应的族团呢?张碧波解释道,考古文化学以弓箭和投枪为武器猎取野兽的狩猎民族,与文献学上的北發族相当。甲骨金文中的“發”,像人在奔跑,手持投枪投向野兽之形;或像一人双腿跨立,手持一长长的投枪投向野兽之形。《说文工部》中有“發,射发也。从弓,癹(ba)声。”可知,“發族”乃持投枪或弓箭射猎犬野兽的民族,故而得名。这个部落的一支或几支因追逐野兽群,由嫩江进入流域,后经北亚地区、白令海峡陆桥到达美洲。

  佐证三:

  有相似人种特征新生儿常见“青”

  庄鸿雁介绍,蒙古人和其他亚洲族群,例如: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等,幼儿臀部经常出现蒙古斑,在中国俗称“青”。

  印第安人也属蒙古人种。婴儿出生时也有蒙古斑。蒙古斑是一种独有的在皮肤上出现的遗传紊乱,对人体并无害处。

  同时,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人类学教授唐纳发现,不同人类种群在臼齿的牙尖数方面的差异,可用数值MMD值表现出来。两个种群间相比较,MMD值越小亲缘关系越近。比较分析显示,印第安人与东北亚的MMD值,较之印第安人与东南亚的MMD值小。这说明虽然同为蒙古人种,但印第安人的亲代种群与中国北部和蒙古一带的人类更为接近。这一人群形成包括中国人、蒙古人、布里亚特人、现代日本人、东西伯利亚人、北亚北部和东部近极地的人以及所有的印第安人。据此推测,该部分先民大约在两万年前离开中国,分别取道白令海峡陆桥来到阿拉斯加,由于变化,有些群落继续向南迁移,大约在1.2万年前在美洲出现了最早的古印第安人。

  佐证四:

  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龙形岩画与西海岸岩画有内在联系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龙的发源地之一,近年大兴安岭岩画不断被发现,其中有两幅龙形岩画。庄鸿雁告诉记者,大兴安岭发现的两幅龙形岩画,分别为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白灰窑岩画点的“S形鹿角龙”、新林区翠岗岩画点的“C形鹿角龙”,虽然这两种图像还处于龙形成过程中的初始形态,但它已具备了龙的核心部分蛇身和鹿角。在大兴安岭南端的尽头敖汉旗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出土的一件距今7200-6800年的陶尊上则同时刻有鹿龙、猪龙和凤鸟三种图案。

  中央民族大学岩画专家陈兆复先生在其著作《世界岩画美洲大洋洲卷》中指出:“在西海岸的大哥伦比亚的梵可维岛刻有海怪和龙,墨西哥的巴雅,加利福尼亚的圣弗朗斯柯崖壁上也绘有类似的岩画,一条长达3.5米、长着羚羊角的巨蟒,而另一条巨蟒身长达1.5米,头部却长着鹿角。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崖壁上,也经常绘有水怪的形象,长着四条腿,却用鸟爪代替蹄子,背部有锯齿状芒刺,头上有犄角,尾巴卷曲上翘,集多种猛兽与猛禽于一身,赋予其强悍的力量。至今一些印第安人仍然它,时常会见到在岩画的水怪形象前,着者的圣杖、衣服和烟叶之类的物品。”不难发现,这些都与中国的龙在形成过程中的初始形象类似。

  中美洲文明中的羽蛇神是一种会飞的蛇神,它带给人类玉米和丰收,还代表着死亡和,是祭司们的神。羽蛇神牛头鹿角、蛇身鱼鳞、虎爪长须的形象与腾飞的中国龙非常相似。

  从大兴安岭南端的赵宝沟文化到大兴安岭及俄罗斯境内入海口处(塔赫达遗址曾出土龙蛇纹浮雕陶器),再到和中美,这恰与史前亚洲先民穿越白令海峡陆桥进入,并沿着西海岸一向南迁徙的线相吻合,绝非偶然。

  佐证五:

  图腾、图腾柱被广泛应用

  流域狩猎民族有图腾。流域东西伯利亚的古代狩猎民族曾奉猛犸象神为他们的图腾神。蛇图腾,灵蛇,在旧石器时期也已在流域广泛存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安加拉河马耳他墓内出土一件蛇形雕刻品,用猛犸象牙雕刻,其他遗址也曾发现蛇形雕刻品。说明在距今4万年至1万年的流域,古先民灵蛇,以蛇为图腾并传入美洲。

  另据记载,从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中华古族,是以图腾柱作为指标的,一建立图腾柱,一前行,直至到达美洲。

  英国学者劳拉布勒在介绍美国西北部印第安部落时,特意标出其为图腾部落。高耸的图腾柱是西北部落强有力的象征,画着家族的传说故事,故事中的形象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动物或某些神灵。各个家庭可以把自己的社会地位传递给下一代。图腾柱的顶端是酋长的家庭故事,中间是普通人,最下层是奴隶。

  佐证六:

  崇奉巫史均属萨满文化

  中国古代(尤其北方民族)崇奉巫史萨满文化,产生于旧石器中晚期。古代巫师以矩为基本道具,是“知天知地”又能“通地”的专家,他们通神的工具和手段包括:高山、巨树、鸟兽、石器玉器陶器上的动物纹饰、占卜和各种刻符文字,以及酒、药物(包括烟叶)、音乐歌舞、仪式和。

  美洲印第安人中没有单一的教,但大多数体系都与神紧密相关,而且认为它的力量足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神的最终联系是通过巫师。巫师是“无所不知”的人,他们的工作包括解梦、宣传部落,以及用某些魔术和草药(包括烟草)治疗病人。这些资料告诉我们,印第安人的教文化亦属巫史萨满文化。

  张碧波告诉记者,中华古代先民、流域古代先民、印第安人在面具文化方面也具有相通之处。萨满面具属于中国北方民族原始教巫师面具,是萨满法事活动的,是萨满所尊奉的神祇的、载体,更具原始性。而印第安的萨满面具既具有原始性,更具有教性和神秘性,象征着或者说保有着灵魂、精灵或。另外,美洲印第安人如不戴面具,则有在脸上勾彩、文身的习俗,应该是从面具文化演变而来的。

  佐证七:

  阎家岗遗址发现楔状石核和古人类头骨化石残片

  哈市文史馆馆员海在其关于阎家岗遗址揭开“人”流徙之谜的文章中,记载了位于的阎家岗遗址,在1982年的挖掘中,发现了古人类头骨化石残片。该化石的绝对年代,据相当层位中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碳14测定,距今为两万多年前,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属于晚期智人,后被命名为“人”。它是当时省迄今已知最有价值的人类遗存。

  此外,阎家岗遗址还挖掘出了楔状石核。所谓石核,就是古代人用来剥取石片的石块。楔状石核上宽下窄、前宽后窄,好像两个楔状体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楔状石核分布在东亚、东北亚和,故被考古学家称成为“洲际石核”,它证明了亚洲和美洲之间在石器时代曾有过直接的文化联系。

  在阎家岗遗址附近,还发现了两个由大量哺乳动物骨骼围成的半圆圈型营地遗迹。这种露天型古人类临时宿营地,在中国属首次发现,这使阎家岗遗址成为我国北方一个有古人类流徙活动的临时宿营地遗址。

  【学界众说纷纭】

  各种学说有待考古印证

  虽然许多佐证了东北亚古人类与美洲古人类的亲缘关系,但对于谁最先进入美洲,学界众说纷纭,要有,尚需更多的考古印证。

  苏联学者指出多元的北亚古文化中的差别性和相似性,并均到地区,确定洲的石器时代的渊源、类型均来自于北亚-东西伯利亚-流域以及东北地区诸族团。

  美国学者斯宾塞韦尔斯在《出非洲记》这篇人类祖先的迁徙史诗中,用DNA追踪人类地球各个角落踪迹时也表示,人类向美洲进发时,亚洲东北部是他们的居留地。但这些说法都没有指明具体的人类群落及出发地。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考古学大师贾兰坡提出:“东亚和的细石器起源于华北地区。北太平洋地区呈马蹄形文化带,华北地区正是这一洲际文化带的起点和渊源所在。”这是“美洲先民说”中所谓的“华北说”。

  蒙古历史学教授姜巴多吉则认为,蒙古人的祖先最早发现了美洲。他指出,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为分隔白令海与太平洋的火山岛群)有20多个岛屿的名称与蒙语的一些词相同,其中有5个词仍在使用。美洲印第安人语言中也有一些词与蒙语相同。此为“蒙古说”。

  张碧波认为,在东亚诸多古代先民中,嫩江流域的古人类更符合最早进入美洲的条件。这可以通过考古调查在昂昂溪遗址中找到。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国内外考古调查,昂昂溪人的生产工具以石镞、箭镞、弓箭和投枪为主,以渔猎、狩猎、猎取野兽为主要生活手段,并在沿与乌苏里江追逐大野兽过程中进入北亚地区,继而跨过白令海峡,把细石器文化带入美洲。与之相比,在各种“美洲先民说”中,有的无法是大野兽狩猎民族,有的没有细石器的发现,“都不如说更有力”。

  张碧波表示:“无论是人最早走进美洲,还是其他说法,都是根据现有推断的,是否能成为,还需要有关方面以进一步考古来印证。”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