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精心施教记2015年4月25日星期六

※发布时间:2015-4-25 14:09:0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在刚结束的东华大学留学生毕业典礼上,来自巴哈马的小伙子柯森作为校友代表深情回顾了在东华的四年学习生涯。问及为什么远渡重洋,独独选择了东华大学接受汉语言本科教育,柯森说,“咨询入学事宜的时候,就被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老师们的亲切和学校独特的时尚魅力深深吸引,从而决定在东华大学留学,从零开始学汉语,一直到本科毕业。”因为在这里,师爱超越了国度,辐射到了每一位异域学子的身上。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顾伯洪透露了一个对比数据:10年前,东华留学生总数才200余人,而在去年一年,东华在校留学生就达到4500多人,涌现出一批热爱中国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留学生。这背后,自然有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球掀起学汉语热、学生纷至沓来的客观原因;另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从1951年起,东华在上海率先招收留学生,提出将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结合起来的办学,而“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为中心”、“亲情服务”等具体教学和管理举措就更具吸引力。

  “做学生的亲人”

  “做学生的亲人”,每一个走进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样融洽的气氛。学院亮出“亲情服务”的口号,打出“WE BRING YOU CLOSER TO CHINA”的,“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首问负责制”、“开门服务”,要求每一位老师在传授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家人,让远离家乡的异国学子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

  学院动足脑筋,为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盛宴”:学院成立国际学生联谊会,让留学生们做学院的小主人,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来美化咖啡厅、自习室,界杯、禁烟日等节点举办各种创意活动;每学期组织2次语言实践,老师们带留学生们去中国各地深入了解中国风情文化;有的教师利用教学实践活动时间带学生到自己家里包饺子,让学生在品尝中国饮食文化的同时享受大家庭的温暖;学院组织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乒乓俱乐部等,让留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有的教师休息时间,陪学生打球、下棋、划龙舟,罗景元等老师甚至陪着学生一起定向越野等比赛项目,学生们在教育部面向在华30万外国留学生倾力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动“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全国总决赛中,以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荣获团体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因为留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地,在生活和风俗习惯上差异巨大,这也给宿管阿姨们的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服务更需要用方法、用心思。有一次,公寓楼要把卫生间门口的地板统一换成防水地砖,有个别留学生对于施工期间的噪音和灰尘等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院服务工作部决定先给所有床铺罩罩,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时间操作,并做好解释工作。细心周到的服务工作也迎来了留学生们的理解,有学生主动找到宿管阿姨表达对自己之前的一些冒失言语的歉意。

  学生们出入公寓常常都会喊一声“阿姨早!”这让留学生公寓物管部经理高清媛深感欣慰。罗景元感叹,“以卓越的服务助力我们的留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双赢。”平时和学生们感情处到位了,学生们才会对学院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抵触,顺利完成各项学习工作任务。

  为了更好的做好服务工作,学院会定期举行留学生座谈会,各块工作负责人都会到会,梳理学生的意见,迅速落实并反馈。学院还建立了留学生导生服务队,20人的留学生志愿者团队,承担了接机、翻译、向导等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工作,也让学生和宿管等部门的沟通更为顺畅。生活服务部副主任罗景元特别提到,学院从2009年开始就建设了完善的一硬件系统,从招生、教学、出勤、住宿管理到毕业,一张卡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既方便学生,也让管理更高效。

  有一次汉语培训部王海娟老师在课上,发现泰国姑娘凯达整节课都在愁眉苦脸,下课沟通了下,原来爱美的姑娘长痘痘了,又不知道在中文里痘痘该怎么说,不敢去看医生。王海娟马上陪她去了趟中药房,问诊、配药、拿药……王海娟让这位泰国姑娘见识了中药的神奇——几个星期后,凯达痘痘全消。凯达连连竖起大拇指:“中药真厉害,中药真好!”把王海娟也逗乐了,“大部分留学生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学生是把我们当成了他们的亲人啊,我们怎能不心地关爱他们?” 

  在毕业典礼上,留学生们集体创作了诗朗诵《写给东华大学的一封信》,向伴随他们四年的母校深情。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龄、性别、教也各有不同,而且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汉语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异。如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汉语教育,是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言系副主任谭雯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她常说,教师的一举一动,包括每一个手势和眼神,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为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要给学生信心。她极注意在教学中运用鼓励的原则,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面对学生的问题甚至是幼稚的问题,也总是耐心回答,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谭雯的学生,汉语言本科生洪立衡在作毕业论文的阶段,突然不见了,谭雯四处联系,终于在找到了在的他。原来洪立衡出生在印尼的一个离异家庭,一直因为读书的问题跟爸爸怄气,因为爸爸的一句“再不好好读书,就不给你付学费了”,一气之下跑到打工去了。谭雯老师跟洪立衡电话、邮件往来很多次,希望他不要拿自己的前途跟爸爸怄气,自己的人生得自己把握。终于,父子俩尽释前嫌,爸爸专程赶来参加了洪立衡的毕业典礼,对老师在儿子身上花费的心血感激不尽,“老师不仅是学习给他知识,更要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对学生们有所指导!”父亲的话也道出了为师之道。

  初级汉语言班的乌干达学生马磊,初学汉语的时候完全处于摸不着头脑的状态,每天都会到王海娟老师的办公室来单独“吃小灶”,王海娟会把上课时候马磊听不懂的语法细细再讲一遍,对一些有多重用法的词,如“利用”等,她还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句帮助马磊理解。马磊谈及这位跟他年龄相仿的姐姐老师时候,呵呵笑了,“老师我很!”

  王海娟还细心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了“学习套餐”:欧美学生活泼外向,长于听说,读写能力却相对较差,就让他们多做读写;日韩学生读写能力较强,却较为沉默,就在课堂上抓住机会让他们多发言,多训练。

  学习一门语言除了解文识字,最难的还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了解,在这方面学院也有解决的高招。学院每学期都有一次综合实践周系列活动,除了学术,最有意思的还是《走进上海》环节。学生们组合成3-4人的小组,根据兴趣,选择对商圈、文化产业园区、道、博物馆、古镇、小吃、老字号、新品牌等专题中的一项做调研。来自土耳其的李辛和来自老挝的麦苏克就选择去调研城隍庙商圈,除了要把从学校到城隍庙的所有的线找出来,还要把银行、餐馆等标示出来,他们还需要在街上随机采访中外游客——为什么来这里玩,最喜欢的景点是什么,对上海的民俗文化有什么认识和感想……他们甚至还去试吃了传说中的南翔小笼。

  留学生凯达说:“来中国以后,我学会了包饺子,还会唱中国民歌,还能写几手书法呢。”学院还开设了专门的文化课程,向留学生专门讲述中国的茶文化、墨文化、酒文化、食文化等等。更重要的是,让留学生体验中国民俗,中国文化。

  学院还常召开教研室会议,通过集体备课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改进方法。他们表示,要不遗余力,让每一个来东华的留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丰硕的,来自北欧的姑娘玛尔塔作为东华汉语言本科生在汉语桥比赛中突破重围,代表上海参加了总决赛,毕业后在很多中外交流的节目中担纲主持。来自巴哈马的小伙子柯森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参加学院的凤鸣杯开始,到参加学校的歌手大赛,再到跟随“时尚东华”品牌文化秀上海世博会的大舞台的过程中,柯森的汉语说得越来越纯熟,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培养知华友华的留学生

  刚刚退休的宋乃莲副院长回顾起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工作的30多年,感慨颇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能有今天的面貌,与一个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分不开。”在这支年轻的领导团队带领下,学院负责行政工作的老师们常常是加班加点,专业课老师们更是没有上课下课之分,走进教研大楼,总会看到下课时被肤色各异的留学生们团团围住的教师,细心解说的一幕幕——学生们求知若渴,教师们不知疲倦。

  正是带着这一份责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老师们在东华这片土地上,默默地耕耘。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几乎都是留学生,哪一个学生今天终于分清了“反映”和“反应”两个词的区别,哪一个学生今天主动回答问题了,哪个学生的汉字越写越好了……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会让老师们为之欢欣鼓舞,并成为今后加倍努力的动力。

  “1951年,我们学校招收了一名朝鲜留学生,了上海高校招收留学生的先河,这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现在很多都在经济文化界,以及和中国的交往中发挥着突出作用。”87年入读化纤专业的尼日尔留学生阿布巴卡尔,在中尼建交过程中就发挥过重要作用,消除了两国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协助门顺畅了沟通渠道,受到时任总理的同志。毕业后,阿布巴卡尔与同为东华大学毕业生的中国姑娘喜结连理,回国成立了中尼合作棉花公司,促进中尼两国经济文化往来,他的事迹被拍成纪录片《爱在尼亚美》,成为了我国培养的来华留学生的典型人物。目前担任留学生校友联谊会会长的尼泊尔校友拉德,在上海创业成功,两次荣获上海市人民为表彰对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友人而设立的“白玉兰荣誉”,成就一段佳话。 

  这份浓浓的关爱为学生编织的良好学习氛围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学子纷至沓来,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规模始终保持上海高校前列,2014年名列全国第11名。东华人以海纳百川的心胸,立足于中国文化和学校特色,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架设起中华文化的桥梁。

  通讯员 段然 邱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