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经院成就”之智库建设

※发布时间:2018-5-4 10:52:3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编者按:多年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研究力量,参与了党和国家大量有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课题咨询和研究,在智库建设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得到了北京大学和国家相关决策部门的高度肯定,为深入推进我国经济贡献了大量有价值、高水准的研究报告和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经济学院受国家相关部门委托,每年提供的经济政策智库咨询意见多至数十份,经济学院的诸多要报、快报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重要批示。如今适逢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6周年华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别推出北大经院智库建设主要拾萃,以襄盛举。

  2013至2017年五年内,经济学院共承担中办、中财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教育部、商务部、北京市委等约稿130多篇。内容广博,见解深刻,涉及国家经济运行、世界经济形势、经济结构转型、社会保障体系、国企、财税、收入分配、资本市场、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区域一体化、一带一、就业形势、土地、房地产调控、能源发展、非公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

  “笔谈”是由学院组织各专业领域教师、博士后广泛参与的一项针对每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国和中国人民协商会议所关注的经济热点评述分析活动。经济学院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专业研究,针对当年经济热点进行分析评述,并将评述内容以文集的形式出版发行。参与者既包括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学术造诣深厚的权威教授、专家,也有近年来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自2014年起,“笔谈”文集作为每年重要时政、经济内容的研究文献,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面向社会公开出版,截止目前已经推出“经济学院笔谈专辑”五本,分别是《2014:中国再出发》《2015:全面深改关键年》《2016:时代节点的眺望》《2017:身向雄关那畔行》和《2018:雄关漫道从头越》共收录学院约75位教员、博士后323篇时评文章。如今,“笔谈”已经成为了研究经济热点、分析国民经济现状、提供相关政策意见的重要思想阵地,跻身国家经济战略中最具前瞻性的政策前沿。

  2003年3月22日,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该中心2017年12月更名为“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自2004年至今,该中心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陆续推出了14部年度报告,其中不乏极具前瞻性的经济形势预判与呼应实践的理论研究,为学术机构、部门、企业和其他各方面人士的学术研究和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与广泛认可。例如,该系列报告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2010年就重点关注了供给侧管理,适时推出《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并将作为供给管理的主要政策工具,预见了“供给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并就供给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是中国学术界较早关注供给侧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种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及时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该中心又于2015年5月推出了《原富》月评报告,对中国经济进行月度预测、季度分析和年度展望。本期刊更加偏重于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相互作用中理解财富变动的规律。《原富》电子从2015年5月创刊,每月编撰一期,至2018年4月已出36期。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个致力于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的学术组织。自成立以来,研究中心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科学”的校训,以搭产学交流沟通平台、推进理论研究与知识创新为旨,通过举办一系列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为中国保险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研究中心推出的每年一度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每周一期的报刊专栏“北大保险评论”、以及“北大赛瑟(CCISSR)双周”、《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保险市场热点问题评析》等,已成为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知名学术品牌。其中,《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自2012年起已出版6本,在专业领域获得广泛好评。此外,研究中心还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建设贡献北大智慧。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CCRC)成立于2002年10月,是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正式批准成立的科研机构,是我国高校中设立的首个信用学术研究机构。中心成立16年来,秉承北大,以“普及信用知识、发展信用经济、建设信用社会”为旨,开展了大量信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成为我国信用建设的核库和信用理论研究的权威机构。

  早在2000年初,中心就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出版了《信用社会》《诚信史话》《信用发展报告》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和研究报告;2005年开始率先启动“城市信用评价”和“企业商务信用评价”等创新实践;2007年开始实施了“义乌市场信用指数评价项目”和“北京朝阳区社会信用指数评价项目”,开创了我国信用指数管理的先河。2008至年2015年连续两届获得“北京大学优秀科研机构”荣誉称号。

  近年来,中心承担了国家863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信用攻关课题,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务部等一批重要课题研究、参与了国家《社会体系信用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编制和我国信用立法的起草研究,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城市第三方评估专家主要单位。中心最新出版的《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体制》《中国信用发展报告(信用蓝皮书)》《诚信:中国在行动》等著作已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代表性学术。特别是中心主办的全国大型学术论坛“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连续14年在北京成功举办,数十位国家领导人到会致词,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

  北京大学与国家开发银行,于2008年10月依托经济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协议签署以来,双方在“一带一”领域的研究独树一帜。双方合作“‘一带一’协同发展研究丛书”自出版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以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的高度肯定,先后入选“十三五”重点图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迎接“十九大”重点出版物,并输出了英文版权。

  在已经出版的著作中,北京大学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研究的《“一带一”经济发展报告》不但提出了“全球价值双环流理论”框架而且填补了该领域英文版报告的空白;北京大学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下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教材体系中不多见的把中国发展问题、现状及学术综合在一起的有益尝试,摆脱了以观点解释中国发展的框架,有了初步的自主认识的主线。

  2004年,为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北京大学承担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委关于设立中国都市经济研究的任务。从2004年设立以来,有力地带动了科研课题的增加,对课题研究起了孵化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科研基础条件和支撑条件的改善;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有力地融入到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中国都市特别是北京市都市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进入第五个建设周期,之前已经完成的典型科研包括:京津冀一体化研究;北京在中国及世界都市经济中的今天与未来定位;北京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北京市“去工业化”的都市金融中心构建;北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等。2016年北京大学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入选首批CTTI来源智库。